延宕了五年的萊克法律糾紛迎來最新進展。11月30日,電氣萊克電氣發布公告稱,被強由于公司未履行法律文書所確定的制執義務,高盛國際向蘇州中院申請執行,行億行異凍結、元公議申扣劃被執行人萊克電氣銀行存款3.32億元及相應利息。擬提
萊克電氣董事會秘書徐殿青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公司日常經營一切正常。出執本次法院裁定不會對公司經營產生較大影響,萊克2020年公司在財務報表里已經進行了計提。電氣”
“公司認可法院的被強裁定,但對于裁定執行的制執金額提出疑問,就此次執行事項,行億行異擬向蘇州中院提出執行異議申請。元公議申”徐殿青表示,擬提萊克電氣就高盛相關公司侵權事宜,也向法院提起訴訟并追加索賠近4億元。
擬向法院提出執行異議申請
萊克電氣以吸塵器業務起家,公司外銷業務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較高,出口產品主要以美元計價、結算,經營業績常受匯率波動影響。
萊克電氣與高盛的糾紛起源于5年前。據萊克電氣公告自述,2018年2月初,高盛(亞洲)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高盛亞洲”)人員到萊克電氣蘇州總部拜訪,以提供套期保值策略為由,推介遠期結售匯衍生金融產品。
2018年3月份,由高盛亞洲安排,萊克電氣全資子公司萊克香港與高盛國際簽訂了遠期結售匯衍生金融產品的框架主協議。萊克香港先后兩次各支付250萬美元保證金,并據此進行了遠期結售匯衍生金融產品交易。
然而,兩筆交易項下的多次交割結果持續發生巨額虧損。2018年累計虧損金額達202.70萬美元,并造成平倉,加上高盛已劃轉的500萬美元保證金,共計702.7萬美元。
盡管如此,高盛等兩家境外銀行仍就前述交易通知萊克電氣支付平倉金額約4041萬美金,萊克電氣及萊克香港均不予認可。
雙方的糾紛由此展開。高盛國際向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提起了仲裁申請,要求萊克電氣向高盛支付相關款項。
2020年11月份,萊克電氣已根據上述仲裁裁決金額全額計提預計負債4034.2萬美元。
今年11月30日,萊克電氣被強制執行3.32億元及相應利息。執行金額預計將減少公司2023年度凈利潤約4388萬元,占公司2022年度經審計凈利潤的4.47%。
不過,萊克電氣表示,就此次執行事項,擬向蘇州中院提出執行異議申請。
對此,上正恒泰律師事務所主任孫加鋒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已裁定承認和執行香港國際仲裁中心做出的裁決,蘇州中院進行強制執行,是順理成章的事。萊克電氣的執行異議申請恐怕有難度。”
狀告高盛相關公司索賠近4億元
在上述事件仲裁過程中,萊克電氣曾向蘇州中院提出異議,并給出了四項理由,包括高盛在境內向萊克電氣推廣銷售內地明令禁止銷售的案涉金融產品,嚴重擾亂我國金融市場秩序,涉嫌非法經營犯罪等。不過,相關陳述意見未被法院采納。
早在2019年,萊克電氣認為高盛亞洲在進行產品推介和提供咨詢服務時,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存在嚴重的違法金融活動,其侵權行為是原告發生相應損失的根本原因,并就此提起訴訟。
今年11月20日,萊克電氣向蘇州中院寄出申請書,請求追加高盛國際為被告;請求變更、增加經濟損失連帶賠償責任合計約人民幣3.91億元。
孫加鋒認為:“金融衍生品交易是風險極高的交易,但境內機構對這方面的風險認識不足,經常存在盲目相信國外大型金融機構的情況。國外大型金融機構在設計這些衍生品產品時,經常出現風險告知不足、誤導等情況。”
萊克電氣方面表示,鑒于該案件尚未開庭審理,暫無法判斷本次訴訟對公司本期利潤或期后利潤的具體影響。
2023年前三季度,萊克電氣營收、凈利雙降,同比分別下降14.12%、3.1%。其中,第三季度實現凈利潤2.21億元,同比下降34.69%。公司稱,主要是報告期內銷售收入下降以及匯兌收益減少所致。
國泰君安研究員蔡雯娟表示:“報告期內,萊克電氣受匯兌收益減少影響,利潤增速承壓,扣除此影響后業績表現符合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