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以來,亞洲業寒全球經濟遭遇多重打擊,制造自救在2022年遭遇俄烏沖突黑天鵝之后,冬星全球地緣政治局勢并未緩和,變革在今年又爆發了巴以沖突,亞洲業寒全球經濟進入新的制造自救陰霾中。
盡管美聯儲加息步伐已經逐步放緩,冬星美國通脹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變革控制,但拯救全球經濟的亞洲業寒曙光仍未出現。在歐美地區消費低迷的制造自救情況下,亞洲作為全球制造業中心,冬星也遭遇了重大挑戰。變革
全球貿易環境進一步惡化
當前,亞洲業寒全球經濟正呈現出波動下行的制造自救態勢。IMF預計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將達到2.5%,冬星較2022年下降0.5個百分點,而到了2024年,這一數字還將進一步下滑至2.4%。
作為全球制造業中心,亞洲各國在經濟上更加依賴出口貿易,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情況下,亞洲的經濟將會受到重大影響。2023年前三季度,多個亞洲國家出口出現負增長,其中,越南下跌了約8%,印度和韓國更是分別大跌約9%和11.5%。IMF預測,被稱作是“全球經濟的金絲雀”的韓國經濟增長率僅為1.4%。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全球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7.8%,較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結束連續3個月環比上升走勢,連續13個月運行在50%以下,全球制造業呈現波動下行態勢。其中,亞洲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3%,較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結束連續3個月上升走勢。
而更關鍵的是,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對亞洲經濟的長期增長造成不小的負面影響。世界貿易組織表示,當前全球化正呈現出倒退的趨勢。
全球化的趨勢帶動全球競爭增長,國際貿易從21世紀初的15.6萬億美元膨脹到2008年的40.7萬億美元。然而自那時以來,保護主義貿易政策如外國商品征稅和進口配額增加了663%。全球貿易占GDP的百分比也停滯不前,在2008年達到頂峰后一直持平。
近年來,全球貿易局勢進一步惡化,其中包括地緣政治沖突成為全球貿易的黑天鵝,再加上美國提出制造業回流的政策,對全球貿易,尤其是亞洲國家的出口提出了新的挑戰。據市場調查公司科爾尼的調查顯示,到2025年,將有84%的美國企業部分或全部回流其制造業務。這讓早期承接美國產業轉移的國家和地區遭遇經濟難題。
韓企自救
近年來韓國商品在全球的吸引力有所下降,歐美國家對韓國產品需求下降,韓國對歐美的出口分別下降了15.3%和12.7%。加上全球半導體市場低迷,中國大幅減少對韓國半導體產品的進口。2023年以來,韓國出口持續疲弱,截至8月份,韓國出口連續第11個月同比下滑,韓國半導體10月份出口連續15個月同比下滑。
全球經濟萎靡,加之全球競爭進一步白熱化,今年三星電子交出的成績表可以用“難看”來形容。月初披露的三季度報告顯示,三星電子今年第三季度營業利潤為2.4336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32.25億元),同比減少77.57%;銷售額為67.4047萬億韓元,同比下滑12.21%。 其中,三星電子的半導體成為了虧損最大的部門。
據KBS報道,三星電子今年第三季度半導體部門虧損達3.75萬億韓元,加上前兩個季度累計8.94萬億韓元的虧損。 還不到一年時間,三星就在半導體項目中虧損了12.69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88億元)。
據悉,半導體一度是三星電子的搖錢樹。在2017年,三星擊敗英特爾,成為了全球半導體的新霸主,甚至超過蘋果,成為了全球最賺錢的企業。然而風水輪流轉,如今半導體成為創造了巨額虧損的業務,以至于韓國民眾對此百思不得其解,甚至喊出“請拯救三星”的口號。
與此同時,韓國面板產業巨頭lgD也出現了連續6個季度的虧損。
在此背景下,LGD期望與蘋果進一步綁定來獲取更多收入來源,而三星電子則期望開發未來業務來構建新的增長極。
臨近年末,以三星和LG為代表的的韓國企業開啟進行了一系列重要人事變動和改革,上周LGD公布換帥決定,更熟悉蘋果業務的鄭哲東出任LGD新任首席執行官,承擔LGD業務重組的重擔,并以此加強和蘋果公司在面板供應上的業務合作。
無獨有偶,11月27日,三星電子也公布2024年人事變動安排。據外媒報道,作為周一宣布的年度改組的一部分,三星電子成立了一個專門負責規劃未來業務的部門,并維持了雙 CEO 制度。此次年度改組是在全球經濟長期低迷且半導體行業不景氣給三星季度業績蒙上陰影的情況下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