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訊網 報道】 近期,走出周年北京現代發布最新銷量數據,低谷在車市傳統消費淡季的北京6月-8月實現三連漲,預計9月銷量將突破3萬輛,現代新征實現四連升,開啟全年有望完成30萬輛業績目標。走出周年從數據上看,低谷北京現代痛定思痛后的北京轉型與革新已經初見成效。
9月27日,現代新征車訊網跟隨北汽集團“向新向上向未來——2022走進北汽”系列媒體活動,開啟走進了北京現代,走出周年探尋這家“資深”合資企業止跌回升的低谷奧秘。
今年正值北京現代成立20周年。北京上半年,現代新征北汽集團聯合現代汽車集團為北京現代注資60億元。開啟新鮮資金的注入于北京現代而言,無疑是一針“強心劑”,不僅為品牌帶來了全新活力、提升了抗風險能力,未來還將幫助品牌在電動化轉型、產品升級及渠道布局優化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藉此契機,北京現代進行了大刀闊斧企業經營戰略調整、產品結構調整。制定中長期戰略,數字化轉型營銷模式,重構產品研發體系,擴大出口戰略,構建50-60萬輛運營體系。
產品層面,在市場體量最大、自身最具優勢的中級轎車和緊湊級SUV細分市場,北京現代依靠第七代伊蘭特、第五代途勝L和全新ix35等已經實現破局。未來幾年,北京現代將持續對多款重點車型進行產品力優化升級,包括中國消費者熟悉的伊蘭特、索納塔、途勝等明星車型,核心燃油車型將呈現三款轎車、兩款SUV車型和一款MPV車型的產品布局。不僅如此,北京現代還制定了穩定年產銷50萬輛以上、力爭在2025年實現52萬輛的銷量目標。
技術層面,依靠世界排名第三的現代汽車集團深厚的技術底蘊,北京現代持續導入包含新能源、未來智能出行等領域的眾多前瞻技術,從i-GMP平臺到CVVD技術、再到SmartSense智心合一系統,廣泛應用至更多產品上。
品牌層面,面對后疫情時代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北京現代下決心彌補在品牌傳播上的不足,將聚焦年輕化、互動化、數字化等標簽,持續提高品牌聲量,塑造科技、智能、年輕的技術品牌新形象。例如今年7月舉辦的時光金曲演唱會,吸引超過1.03億人次在線觀看,總直播分享高達456萬;再如8月開跑的“質感嗨跑 活力開燥”跑馬季活動,吸引了超百位愛跑達人、車主、媒體們的積極響應。
此外,北京現代還在生產、銷售和服務等方面全面發力,進一步優化網絡布局和網點配置,持續升級店頭和店面服務,不斷提升銷售和服務品質。
“我們不僅是讓用戶滿意,還要讓用戶感動。”北京現代常務副總經理吳周濤如是說。今年上半年,受疫情持續、芯片短缺、油價上漲、原材料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各車企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北京現代也不例外。面對合資品牌降價下壓、自主品牌上攻、造車新勢力步步緊逼等巨大競爭壓力,北京現代結合股東雙方的戰略共識,決心向智電轉型,全面擁抱電動化。
作為率先完成EV、HEV、PHEV全能源產品布局的合資車企之一,北京現代立足于深耕新能源領域車企的第一梯隊,未來將發力產品體系重心從燃油車逐漸向新能源車過渡,實現并保持全系20%的產品為純電車型的布局。
根據規劃,北京現代將于2023年開始投放兩款專屬EV車型,加強新能源產品的持續導入,加快引進純電車型,力爭打造成為重要的新能源產品生產和出口基地。
依托現代汽車集團前瞻的數字化智能研發成果,北京現代將數字化、車聯網技術、自動駕駛技術融入到用戶生活場景中,讓更多用戶盡享智能科技帶來的便捷出行體驗。
在海外市場需求量高速增長的情形下,北京現代決定開拓一條“走出去”的發展新路徑。據吳周濤介紹,未來,北京現代將形成10萬輛出口規模,出口車型包括伊蘭特、途勝、ix35、庫斯途等車型。此后還將加速推進全球車型+中國專屬車型+EV車型的出口陣容,全面對接全球生產體系和市場體系。
作為中國加入WTO后被批準的第一個汽車生產領域的合資企業,北京現代創造了“當年簽約、當年建廠、當年投產”的“現代速度”,累計產銷超過1100萬輛。今年,北京現代迎來20歲生日,在經歷低谷之后,它以積極穩健的姿態回歸到高速發展的賽道之中,縱然未來仍有諸多變數與不確定,但重現輝煌依然可期。(車訊網 沈丹發自北京)